当前位置:国外老域名购买-玉米号社会阿里第一颗芯片含光800亮相 比目前最好AI芯片高4倍
阿里第一颗芯片含光800亮相 比目前最好AI芯片高4倍
2022-05-25

阿里第一颗芯片正式问世。

今天,在2019杭州云栖大会上,达摩院院长张建锋现场展示了含光800——阿里第一款AI芯片。

含光800究竟如何

含光为上古三大神剑之一,该剑含而不露,光而不耀,正如含光800带来的无形却强劲的算力。

含光800是一款AI芯片,偏重推理。这是阿里第一次用了自己的硬件架构,集成了阿里算法到芯片里面去,也是互联网公司研发的第一款大的芯片。

从性能方面来看,在业界标准的ResNet-50测试中,含光800推理性能达到78563IPS,比目前业界最好的AI芯片性能高4倍;

能效比500IPS/W,是第二名的3.3倍。

在杭州城市大脑的业务测试中,1颗含光800的算力相当于10颗GPU。

含光800的高性能得益于何

由于AI芯片的差异化设计主要体现在硬件架构和软件算法上,二者需要高度适配才能发挥芯片的最大价值。

含光800性能的突破得益于软硬件的协同创新。

硬件层面,含光800采用自研芯片架构,通过推理加速等技术有效解决芯片性能瓶颈问题;

软件层面,集成了达摩院先进算法,针对CNN及视觉类算法深度优化计算、存储密度,可实现大网络模型在一颗NPU上完成计算。

含光800能干什么用

含光800已开始应用在阿里内部核心业务中。

根据云栖大会的现场演示,在城市大脑中实时处理杭州主城区交通视频,需要40颗传统GPU,延时为300ms,使用含光800仅需4颗,延时降至150ms。

拍立淘商品库每天新增10亿商品图片,使用传统GPU算力识别需要1小时,使用含光800后可缩减至5分钟。

含光800将通过阿里云对外输出AI算力。基于含光800的AI云服务也于今天正式上线。

过去半年,平头哥先后发布玄铁910、无剑SoC平台。

随着含光800的发布,平头哥端云一体全栈产品系列初步成型,涵盖了基础单元处理器IP,C-Sky系列、玄铁系列,为AIoT终端芯片提供高性价比IP;一站式芯片设计平台,无剑SoC平台集成CPU、GPU、NPU等,降低芯片设计门槛;AI芯片,含光800通过AI云服务为AI场景提供高性能算力。

这三大产品系列,实现了芯片设计链路的全覆盖。

“在全球芯片领域,阿里巴巴是一个新人,玄铁和含光800是平头哥的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含光800的发布会上,张建锋这样说道。

平头哥首款自研芯片含光800已量产,暂不打算向第三方销售

9月25日上午,阿里巴巴在云栖大会上发布了号称“全球最高性能AI推理芯片”含光800,这是平头哥成立后发布的首款自研芯片。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兼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形容,含光800是阿里巴巴在芯片领域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含光800已经量产,只服务阿里内部,暂不打算向第三方企业独立销售。”阿里巴巴研究员、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IoT芯片研究员孟建熠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量产数量暂不方便对外透露。”

在9月25日下午的平头哥芯片生态专场分论坛上,孟建熠表示,数据时代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在线,二是智能。“芯片行业出现新趋势,比如,Foundry上云、EDA上云、开源芯片和定制化芯片。我们希望能在芯片行业提供基础设施,云端一体布局,除了含光800,平头哥还在做其他云端芯片。”

提及平头哥今年的计划,孟建熠坦言,平头哥将在玄铁910和CK902之间再推出两个处理器产品。另外,平头哥还会在今年做一个芯片开放社区,能让开发者一天上手,五天开发产品原型,二十天开发出产品。

2018年4月,阿里巴巴宣布收购嵌入式芯片公司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平头哥便是中天微和达摩院芯片自研业务整合而成,公司定位是AIoT时代芯片基础设施的提供者,旨在推进阿里云端一体化的芯片布局。

过去半年,平头哥先后发布玄铁910、无剑SoC平台,加上含光800,平头哥端云一体全栈产品系列初步成型,涵盖处理器IP、一站式芯片设计平台和AI芯片,实现了芯片设计链路的全覆盖。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无剑SoC平台开放合作以来,平头哥已经拓展了9家合作伙伴。

有网络消息称,平头哥用7个月完成含光800的前端设计,之后仅用3个月成功流片。第一次流片时,一群工程师忐忑地在电梯口等结果,当得知流片成功时,有工程师哭了出来,玄铁910后,含光800终于出世了。

孟建熠向澎湃新闻记者肯定了这个说法:“这样的芯片一般要做两年以上,含光800从立项到量产只用了一年多时间,这非常不容易。”

会上,平头哥宣布成立IP平台联盟平台,联盟成员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更加便利的利用IP开发产品。

此外,阿里云研究中心白皮书《云端设计,与时间赛跑》也在会上发布。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芯片进口额达3120亿美元,国产芯片380亿美元,自产率仅为11%,中国连续六年进口超2000亿美元,中国芯片将迎来黄金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