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外老域名购买-玉米号娱乐亚东
亚东
2022-10-24

亚东个人资料

亚东县隶属于西藏日喀则市,1960年8月,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中共江孜分工委将帕里宗撤销,成立亚东县。

亚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属西藏南部日喀则地区。总面积4306平方千米。县属喜马拉雅山高山地貌,平均海拔3500米,北部宽高,南部窄低,堆纳乡和帕里镇之间有一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的山麓冲击平原。因悬殊的海拔高度,以帕为界,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气候。

亚东是半农半牧县。农作物主要有冬小麦、春小麦、青稞、豌豆、马铃薯等。畜牧业主要有牦牛、犏牛、黄牛、绵羊、山羊、马、驴、骡、猪等。主要经济林有苹果、李子等。森林覆盖率约为3.8%。木材蓄积量380万立方米。在亚东县境内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还有很大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主要有“一泉两寺,一湖一山,一草一林”即康布温泉、东嘎寺、嘎居寺、多庆湖、卓林拉日雪山、帕里草原、下亚东原始森林。

亚东建制沿革

7世纪前,西藏高原有12邦国、40小邦。各邦国互不统属,亚东风光统领各自的辖地。今亚东县帕里一带由江孜地区称为洛昂王邦国的统治。629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统一政权——吐蕃政权。吐蕃政权设立了军政一体的行政区划,分为五个“茹”、一个“赤德”,下设61个“东迪(千户)”和64个“域参”(基层行政机构)。今亚东部分地方由“五茹”之一“茹拉”下属的千户之一“措额东布琼”管理。

8世纪后半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把帕里一带赐给吐蕃豪族“桂”氏家族作为其封地之一,称为上部“桂域”,意即桂氏封地上部地区。

9世纪后叶,吐蕃政权崩溃,西藏陷入了长达400多年的分裂割据时期。各地由当地一些有势力的家族统治。今亚东辖区大部分(包括今锡金、不丹等地)仍由“桂”氏族统治,长达几百年。

15世纪,江孜地方首领帕巴贝桑布家族后裔被称为江孜法王家族。今亚东县辖境基本在江孜法王家族的统治下。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藏历第十一饶迥水马年),西藏地方政权时期,在帕里正式设立有帕里宗,在亚东设立日纳宗(今锡金境内)成为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边境14个宗之一,由西藏地方政府委派官员管理今亚东县北部地区。锡金等地一部分成为班禅堪厅与西藏地方政府共同管理的插花之地。

历史上,锡金和不丹等国家都属中国管辖,这些国家属民和西藏的习俗相同,文化相近,西藏地方政府在锡金境内还设置过日纳宗管理锡金地方事务,在八世达赖喇嘛时期将日纳宗所辖部分牧场赏赐给锡金王室管理,但锡金王室依旧要向西藏地方政府纳税,按照清中央政府规定每三年到拉萨进贡一次。八世达赖喇嘛以后,在锡金、不丹等地与亚东的边界基本上是按照约定成俗的习惯线管理各自的地方事务,双方的群众也按照传统习惯线放牧,各自遵守这些约定。清驻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对这样的习惯线也未加以约束,因为在固有的传统中这些土地都是中国领土。到清末在英国人的侵略支持下,廓尔喀人对锡金、不丹等地的草场、土地进行占领,由于偏远等原因,西藏地方政府也进行过多次抗议,由于英国人的支持,锡金、不丹等地部落逐渐被英国人控制。

自清朝初期,西藏地方政府开始对中不边境地区的过牧及边境贸易实行征税管理。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藏历第十一饶迥木羊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不丹代表就当桑等地归属进行商议,自迦杰岗至若续、绒曲、藏曲以内归属中国西藏。规定门隅地区除东面的绒多松以外,其余地区三分之二归属中国西藏地方,三分之一归属不丹。此后,驻藏大臣陆续在边界地区建立哨卡、兵营并定期进行边界及边防巡查。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藏历第十三饶迥水鼠年),福康安令人在中不、中锡、中尼边界各山顶设立鄂博,厘定疆域。并在中方边界通往不丹、锡金的各山口要道驻兵设防、确定兵额,对外国人、商人入西藏制订管理章程,实行过往检查登记,名册报驻藏大臣处备案。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藏历第十四饶迥铁牛年),帕里宗堆就边界防务向驻藏大臣及西藏地方政府所做的报告中指出:边防人员认真管理中不边界山口隘道,从未放不丹军进入所辖门雅拉、门卓拉、哈拉、哲拉4个山口。二十三年(1843年,藏历第十四饶迥水兔年),清朝驻藏大臣派官员巡查边界,在东姐拉、甲岗、羊散山口等处树立木质界牌。

咸丰十一年(1861年,藏历第十四饶迥铁鸡年),帕里宗遵照驻藏大臣及西藏地方政府批示,在哲拉、哈拉山口设立界标。同治八年(1869年,藏历第十五饶迥土蛇年),又重新换立哲莫拉、莫拉、哈拉、雅拉4处界标。光绪二年(1876年,藏历第十五饶迥火鼠年),西藏地方政府令拉萨粮台到中不边界视察同治年间所竖界标(鄂博)现状,对字迹侵蚀部分进行再次修复。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藏历第十五饶迥火狗年)后,锡金方面因草场不够用,要求西藏地方政府将其中的龙薄(据堪厅差税册记载,面积为20张牛皮大)划给锡金使用,其余草场仍归西藏昌龙牧民使用。划给锡金的草场过小,锡金未派牧民使用,班禅堪厅便以每年20章嘎(1章嘎合1分5钱银)的租金租给西藏昌龙牧民使用。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藏历第十五饶迥土鼠年),英国人发动第一次侵藏战争,隆吐山一战,西藏地方政府失去了对锡金的控制。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藏历第十五饶迥木蛇年),西藏地方政府在下司马设立卓木“基巧”,即“卓木总管”,管理亚东一带的民政事务。而今亚东县北部帕里一带仍由帕里宗管理。民国四年(1915年,藏历第十五饶迥木兔年),下亚东四措全体百姓就中锡边境原属下亚东的草场向西藏地方政府开具清单,西藏地方政府批示中指出,被英国占去的计有则里拉山后的岗巴、多场两处,隆23处,佐拉山后仓果拉等15处……共61处;另有阿莎、洞朗、曲拉、夏日、结热、日岗、结马孔、结岑、登玉孔等地18个牧场本属西藏,而锡金人声称属于锡金,西藏地方政府批示当地牧民仍旧保持自己属地权利。

民国四年(1915年,藏历第十五饶迥木兔年),上亚东头人到下亚东对边界进行调查,向西藏地方政府作了报告。民国十四年至民国十七年(1925年至1928年,藏历第十六饶迥木牛年至藏历第十六饶迥土龙年)中国与不丹因扎那牧场归属及边界引起纠纷,双方在边界哨卡重兵设防。

民国十六年(1927年,藏历第十六饶迥火兔年),经达赖批示西藏地方政府致函不丹第司,指明扎那牧场立有归属西藏木都松多吉的合同文书,并且在水狗年立有界标。民国十七年(1928年,藏历第十六饶迥土龙年)经调查,不丹向西藏赔偿了损失,并同意争议草场等问题均按历史惯例处理。民国十八年(1929年,藏历第十六饶迥土蛇年),西藏地方政府帕里宗本与不丹代表议定,对中不边界的标志经塔由双方每年共同维修一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藏历第十六饶迥火牛年,),又因不丹扎宗非法派人私立界标,西藏地方政府向不丹第司严正交涉,再次明确保持双方的传统边界线,不许任何一方私立界标。中锡边界始终未经双方勘界标定,在局部草场问题上存在纠纷。在边界东段,则里拉、乃堆拉、卓拉山后锡金境内,有西藏下亚东牧民一直使用的草场,1959年被锡金占去。位于实际控制线以南罗那山口南端的罗那(隆衣)草场,包括6个大山沟、13个牧场、34个牛圈,原为班禅堪厅辖地,历来归西藏昌龙牧民使用。

1960年8月,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中共江孜分工委将帕里宗撤销,成立亚东县。

1964年5月,江孜地区与日喀则地区合并,亚东划归日喀则地区。县府驻下司马镇。

2014年7月,日喀则撤地设市,亚东县属于日喀则市。

亚东行政区划

1960年8月,亚东县划分为5个行政区(即帕里区、堆纳区、上亚东区、下司马区、下亚东区)、16个乡。1964年7月25日,经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批准,将原帕里区、下司马区分别改称为帕里镇、下司马镇。1975年,成立17个人民公社,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1984年,亚东县根据《关于不再保留人民公社和生产队称号的通知》精神,是年10月,亚东县的17个人民公社全部改为乡。1988年5月,亚东县将原3区2镇及所辖的13个乡、4个(乡级)居委会,44个村委会改建成5乡、2镇,辖20个村民委员会、5个居民委员会,67个自然村。

2000年底,亚东县辖5乡、2镇,25个村(居)、67个自然村。5乡、2镇(堆纳乡、吉汝乡、康布乡、上亚东乡、下亚东乡,帕里镇、下司马镇)。北部3乡、1镇(堆纳乡、吉汝乡、康布乡,帕里镇),海拔在4100米~4600米之间,高寒缺氧,干旱少雨,植被稀疏,以高山草甸为主。南部2乡、1镇(上亚东乡、下亚东乡,下司马镇),海拔在2500米~3400米间。雨量充沛,气候温暖,群山耸立,深谷纵横,亚东河(卓木麻曲)贯穿全境,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亚东县耕地面积787公顷,森林面积3万公顷,草场67万公顷。县城驻地还驻有陆军、空军和武警县中队、武警边检站等部队单位。

地理环境

亚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边境、日喀则地区东南部,东经88°52′-89°30′、北纬27°23′-28°18′。北与康马、白朗、岗巴三县相接,东邻不丹,西毗中印边境锡金段,南倚中、印、不三国交界的吉姆马珍雪山,是连接西藏腹地与不丹、印度锡金邦的主要通道,自古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全县东西宽45千米,南北长123千米,总面积4306平方千米。

该县属喜马拉雅山高山地貌。平均海拔3500米,北部宽高,南部窄低。亚东总体地貌为一山沟。堆纳乡和帕里镇之间有一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的山麓冲击平原。

因悬殊的海拔高度,以帕里为界,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气候。北部海拔均在4300米以上,生长期约150天,霜期280天。年降水量为410毫米。南部海拔大幅度下降,平均海拔为2800米,气候湿润,森林茂密,生长期210天,霜期160天,年降水量873毫米。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水、暴风雪、泥石流、滑坡、干旱、冰雹等。

麻曲河、康布麻曲河在下司镇汇合为卓木麻曲(亚东河),有大小湖泊34个。

自然资源

亚东县面积42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万亩,森林面积24万亩。

主要有铁、水晶、泥炭等。

主要有小熊猫、金钱豹、长尾叶猴、孟加拉虎、捧子、鹿、野驴、拾荆、熊、水獭、狐狸、黑颈鹤、黄白鸭等。

主要有落叶松、乔松、惮、铁杉、红豆杉、云杉、冷杉、柏、白杨、藏青杨及黄连、天麻、虫草、雪莲花、续断、七叶一支花、党参、贝母、木耳、蘑菇、杜鹃、野玫瑰、野百合、迎春花、石榴花、山葡萄等。

主要有“一泉两寺、一湖一山、一草一木”即康布温泉,东嘎寺、嘎居寺、多庆湖、卓木拉日雪山、帕里草原、下亚东原始森林、亚东沟自然风光等。

县境内有康布河、帕里河等众多支流汇合形成亚东河,亚东河年均流量达17.1亿立方米。有多庆湖等大小湖泊34个。

其中吉汝、堆纳、帕里3个乡(镇)年均日照达到2722小时。

人口民族

2011年底,亚东县总人口12950人,其中,吉汝乡855人,堆纳乡2817人,帕里镇2566人,康布乡1135人,上亚东乡1301人,下司马镇1626人,下亚东乡994人,县直机关1656人。民族主要有藏族、汉族、回族等,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数的96%,现有寺庙6座,有黄教、红教、白教、苯教等,以藏传佛教为主,黄教教徒居多。

区域经济

2013年亚东县生产总值达4亿元,比2012增长15%;亚东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4.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亿元,增长59%;边境互市贸易额1.16亿元(进口8400万元,出口3200万元),增长18.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43万元,增长12.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444.08元,增长21.5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全年预计完成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43万元,比2012年增加443万元,增长12.3%。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0972亿元,完成预算的147.5%。

2013年,完成投资2695.07万元,维修加固了古汝水库,充分利用农闲时期,改造中低产田2000亩,治理坡耕地500亩,维修水渠67条、水塘10座,农田水利设施修缮率达100%。

维修完成牲畜棚圈374座,新建牲畜棚圈56座,储备青饲料632万斤,麦麸7.8万斤,油饼12万斤,畜牧业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牲畜出栏2.9598万头(只、匹),肉产量达180.2万斤,奶产量达197.9万斤,毛绒产量达12.2万斤。

完成风选种子26.08万斤,调运土豆良种39.7万斤;完成春耕春播面积1.34万亩,粮、经、饲比例调整为44:21:35,其中播种粮食作物5900亩,经济作物2800亩,青饲料4700亩。粮油产量278.64万斤,比2012年增长9.9%;蔬菜产量278.09万斤,比2012年增长7.2%;青饲料产量652.56万斤,比2012年增长13.4%。

全年举办农村户用沼气等农牧民适用技能培训2300人次;投资296.26万元,建成了559口农村户用沼气并投入使用;为2818户群众兑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金877.07万元

2013年全县旅游人数日益增多,全年接待游客2.5698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41.6%,实现收入456.8万元,增长15.9%。投资99万元,维修边贸设施,为如期开关奠定了较好基础。加强商户培训,全年培训人员1450人次,提高了边民交易水平。亚东仁青岗边贸市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并投入运行,边境互市贸易的管理、服务水平有了新提升。边检、工商、公安、检验检疫等部门靠前服务,“一站式”办证制度得到落实,有效缩短了办证周期,全年办理各类证件651份,使更多边民参与互市贸易。全年实现边民互市贸易总额1.16亿元(其中,进口8400万元,出口3200万元),同比增长18.7%;其中,仁青岗边贸市场实现边贸额8682.95万元,同比增长23%。启动了仁青岗边贸市场二期建设,切马村搬迁、群众安置工作有序推进。

亚东鲑鱼、亚东木耳、帕里牦牛等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有序推进,其中亚东木耳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已获得国家农业部批准,帕里牦牛被列入国家保护名录,亚东鲑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获得批准。立足野生亚东木耳市场大、利润高、效益好的优势,广泛吸纳群众参与,扩大了亚东木耳人工种植规模,带动了群众创收。投入154万元,完成了帕里牦牛原种场二期建设。加强对亚东鲑鱼孵化、养殖的扶持,创新推广亚东鲑鱼经营管理经验,探索农牧民参与养殖的新模式,不断提高亚东鲑鱼的产量和效益。抓好经济林推广,2013年试种毛竹10亩,苹果、核桃、金桔、红枣等果树554亩,目前生长较好。

社会事业

亚东县有各类学校21所,包括中学1所、小学8所、小学教学点(1-3年级)11个(处)、幼儿园1个,2001年在全区率先通过自治区“普九”验收,2011年9月中旬“两基”顺利通过“国检”。

学校介绍

校名简介校址图片西藏亚东县中学学校始建于1974年,是在原县公办小学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1976年7月到1999年7月,学校设有高中部,是一所完全中学,之后又断续--高中,现为初级中学。经过近四十年的积累和发展,学校从建校时的几位教师,几间破旧校舍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方法先进,环境幽雅的学校。

亚东县定亚路30号

亚东中学

民间艺术有孔雀舞、狮子舞、藏戏等。全县有新华书店1个,农牧区巡回电影队7个(2011年放映电影1972场次,观看人数79706人次),县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2个,村(居)农家书屋25个。电视地面接收站17个,收转发射台1座,无线电中波(转播)台2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6%。注重对亚东的宣传推介工作,2011年亚东县获得了“‘中国十大边疆重镇’最具战略地位边疆名城”称号。

有一级甲等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所)7所,共有病房27间,床位46个,有医务工作者65名(县卫生服务中心32名,乡镇33名),基本能满足广大干部群众常见病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