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外老域名购买-玉米号社会从14万亿私募扶优限劣,看中国居民财富重配趋势
从14万亿私募扶优限劣,看中国居民财富重配趋势
2023-05-23

文 | 大掌柜

3月20日,私募行业迎来一场身份登记备案的变革。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通知,证券类投资基金备案、非证券类投资基金备案、基金重大变更和清算等三大类备案,将按照协会发布的材料清单提交备案材料。

值得肯定的是,这一次备案清单要求并没有新增内容,更多是分道制、抽查制自律管理之下,提出程序化、标准化、透明化的梳理与要求,以提高私募管理人备案效率。当然,这也是为了迎接4月1日开始执行的《私募基金备案须知》新规。

如果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而言,短期内私募备案新规的实施,更是为了迎接4月1日中国金融行业的全面开放。而放在更为长远的未来来看,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在通过加强信义文化、自律管理的建设,将加速中国居民财富资产对权益类资产重配的大趋势。

2019年中国GDP增长6.1%已经达到99万亿元,虽然2020年有疫情冲击但也将毫无悬念突破100万亿元整数关口。招商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达到190万亿;而国际知名投行瑞士信贷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最富裕即存款超过80万元的10%人口当中,中国有1亿人,首次超过美国的9900万人。

图片来源:《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截图

有一个更为值得关注的数据是,广发银行联合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显示,在中美两国家庭资产配置对比中,中国配置房产占据77.7%,美国仅为34.6%。尤其是中国家庭资产配置金融资产(包括股权/股票/理财产品等)仅为11.8%,而美国为42.6%。在日本,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为61.1%,英国、新加坡、瑞士则都超过了50%,加拿大为48.6%,法国为39.8%。

图片来源:《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中国境内新冠病毒疫情的冲击波,中国老百姓在居家隔离、售楼处关闭的情况下,中国居民资产财富配置突然之间涌向股市,A股成交量从年前8000亿元到年后一度放大至1.42万亿元。这为我们展现了一副现实画卷,就是当房地产投资热度一旦下降之后,中国的居民财富将确定性的流向金融资产,包括私募基金行业。

结合中国财富人群的大幅增长,中外家庭财富资产的配置,以及疫情冲击下展现的中国居民财富重配图景,我们将可以看到中国居民财富资产重配权益类资产(股权股票等资产)将是一个大的趋势,中国金融行业尤其是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也将是大趋势。

图片来源:《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截图

这也给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尤其是私募基金行业提出更高的挑战。如果我们要迎接金融行业与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时代,迎接中国居民财富资产重配的大趋势,我们就需要培养更加优秀的财富管理人尤其是私募基金管理人。

当下私募基金行业正在走入快速发展期,截至2019年末存续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471家,存续备案私募基金81739只,管理基金规模13.74万亿元,较2018年末增加9603.56亿元。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私募基金投向中小企业项目6.0万个,在投本金2.0万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私募基金投向境内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本金新增4429亿元,相当于同期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2.4%。

毫无疑问,我们私募基金行业已经有着庞大的管理人规模,也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带来了资本驱动力。但是就行业健康发展而言,当下中国已经不应再去壮大管理人数量,而是应该扶优限劣、严进宽出、做大做强的思路。我们也看到,中基协已经在向这一方向慢慢转向转变,并做了积极变化。

因此,过去的5年,虽然资产荒之下加速P2P走向全面崩塌,但是对于金融领域最为市场化的私募基金行业,基本平稳度过了资产荒时代的大考。当然,即便如此,由于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私募基金也面临着数量众多、质量良莠不齐、信用积累不足等诸多问题。

因此,信用义务文化的打造,通过在登记备案过程中激发相关市场主体之间的“三重博弈”,将市场机制引入信用建设之中;以及私募基金信用建设自我约束新模式,让信用记录良好、内部治理稳健、历史业绩优秀的私募机构脱颖而出,才能真正迎接金融全面开放与财富管理大趋势的挑战。

我们看到,私募备案新规对私募基金的外延边界、管理人职责、托管要求、合格投资者核查要求、备案前临时投资、封闭运作、过渡期安排、不同类型基金差异化备案要求等方面均出做了详细要求。

事实上,早在2017年,私募基金行业通过登记备案系统的落地,实现了对私募机构、产品的“7+2”自律监管体系的全面建立。这三年来,私募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也不断更新,从公开透明与遵循信用义务等角度进一步强化了行业的自律监管。而今年2月针对私募投资者的“定向信披功能”上线,也进一步让投资者就能更方便快捷的查询到管理人信息、信息披露报告以及信用信息报告。而未来,证监会还将进一步加快《私募管理条例》出台,以弥补《基金法》对股权投资基金约束不清晰的缺憾。

我们相信,中基协所坚持相对严格的自律管理,所倡导的信用义务文化,将是私募基金发展的基石。因为,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私募基金的信用主要来自自身市场信用的积累,而不是政府信用背书。

我们也相信私募基金行业当下较为严格的自律管理,持续倡导与坚持的信义文化建设,自然会触动某些不够规范、不够自律乃至潜在违法违规者的直接利益,也会持续走入宽严是否适度的争议当中。

面对全面开放的金融市场,以及面临爆发的财富管理需求,这种相对严格的行业自律管理,虽然会持续遭受各种内外部压力,但这是行业自律管理的共识和应有之义,核心是限劣的同时做到扶优。我们相信通过私募基金成体系的信义文化、自律管理打造,更是私募基金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对于投资人而言,我们可以提倡“买者自负”,但这个前提是对私募基金管理人做到“卖者尽责”。只有如此,私募基金才能真正迎接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也才能加速迎来中国居民财富资产重配的大时代。